乐启炽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扫描访问手机版
乐启炽,东北大学教授,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科研负责人,辽宁省电磁冶金工程实验室和辽宁省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和铸造分会常委,中国铸造有色合金标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委会委员,《铸造》、《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和《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编委会委员等。主要从事镁合金及其成形领域相关研究。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相关企业。主编教材1部,合作专著4部,授权专利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230余篇,JCR一区100余篇,H因子31。获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市科技二等奖1项。
邮编 :
传真 :
通讯/办公地址 :
办公室电话 :
邮箱 :
[1]
1995.9 -- 2001.3
东北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生
 工学博士
[2]
1992.9 -- 1995.7
东北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
[3]
1986.9 -- 1990.7
东北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专业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1]
2019.1 -- 至今
东北大学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级教授/博导
[2]
2010.1 -- 2018.12
东北大学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级教授/博导
[3]
2005.1 -- 2009.12
东北大学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4]
2001.4 -- 2003.4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博士后工作站
博士后
[5]
2001.4 -- 2004.12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讲师
[6]
1999.6 -- 2001.3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助教
[7]
1990.8 -- 1992.8
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分厂
技术员
[1]
2022.5 -- 至今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员个人会员
[2]
2011.6 -- 至今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
[3]
2018.12 -- 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
[4]
2020.1 -- 至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5]
2018.11 -- 至今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造有色合金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6]
2021.9 -- 至今
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7]
2020.4 -- 至今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8]
2019.5 -- 至今
《铸造》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9]
2020.1 -- 至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团队介绍:东北大学EPM镁合金研究团队,主要从事镁合金凝固与铸造、镁合金塑性变形、新型变形镁合金、镁电池材料、金属材料氧化热力学与动力学、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热镀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层面项目支持下,在镁合金外场凝固与半连续铸造、镁合金板材/卷轧制、高挤压塑性镁合金开发、镁合金电化学行为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在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和校企合作研究中稳步推进,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与效益提升。团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名,其中5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具有高级职称,在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余名。研究团队学风严谨,脚踏实地,精诚协作,研究特色鲜明,在研究道路上孜孜以求,成果显著。
团队在电磁与超声外场凝固理论探索基础上形成的半连续铸造系列技术,在镁合金坯料高质量调控应用中效果显著,同时也在铜和铝等其它有色合金制备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并在行业中实现了镁合金圆坯和扁坯制备技术的全规格应用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针对传统低频电磁铸造存在的工艺效果局限性以及稳定性问题,团队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在组合场振荡铸造理论研究与半连续技术与工艺装备成套开发上取得了新进展,为镁行业变形坯料制备技术与装备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此外,团队近年来还在镁合金轧制变形理论模型以及高精度宽幅板卷近恒温轧制工艺技术、新型高成形性镁合金开发与应用、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以及镁合金抗高温氧化、镁空气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