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正常运行情况下多能源工质耦合异构模型及多能量主体状态协同/区间控制

                在综合能源网内协同控制及状态感知相关成果是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发现点4(能源互联网协同优

        化)的重要支撑,以及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创新点2(配电网广域监测技术)和创新点3(配电网电压-无

        功优化策略)的重要支撑,此外,还先后获得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7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

        等奖(第三完成人)、2018年硅谷发明展金奖(第一完成人)、2019年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第一完成人)等荣誉。  

                2015年至今,申请人以第一/第二且通信作者发表与上述研究相关的IEEE汇 刊/卓越计划期刊14篇,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Web of Science以综合能源系统为主题词检索的2604篇技术类论文中引用第一,该方法目前已经成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控制

        的主流方案;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全国仅98篇)。上述成果曾被美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欧洲科学

        院/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普林斯顿大学H. Vincent Poor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伊利诺伊理工大学Mohammad 

        Shahidehpour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教授; IEEE Fellow,英国帝国理工学院Hak-

        Keung Lam教授;IEEE Fellow,丹麦奥尔堡大学Guerrero J. M.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正面评价。


            扰动运行情况下多能网间能量通道重构设计及立体高通能量互济控制方法

                在综合能源系统网间互济相关成果获2020年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5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第二完成人)、201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第二完成人)等荣誉,主导或参与“能源路由器功能规范与技术要求”、“分

        式电源接入综合能源系统设计规范”等 3 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2015年至今,申请人以第一/第二且通信作者发表与上述研究相关的IEEE汇刊/卓越计划期刊12篇,以第二且通讯作者发表的

        关于无穷维频域空间矢量模型构建和高维频域电能方程平衡降阶的两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发表的“智慧能源—

        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入选领跑者F5000。上述成果曾被美国工程院院士,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Mohammad Shahidehpour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渥太华大学Emil M. Petriu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罗安教

        授;IEEE Fellow,丹麦奥尔堡大学Guerrero J. M.教授;IEEE Fellow,德州农工大学卡塔尔分校Tingwen Huang教授等多位专

        家学者正面评价。


            故障运行情况下电势能前馈-冷/热/气势能反馈的虚拟惯性/阻尼致稳调控     

                 综合能源系统全网致稳的相关成果获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

        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第一完成人)等荣誉。由于在综合能源系统稳定控制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中的贡献,申请人被授予IET 

        Fellow和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第一完成人)。作为特邀主编在《自动化学报》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首次联合组

        织“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专刊,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

                2015年至今,申请人以第一/第二且通信作者发表与上述研究相关的IEEE汇刊/卓越计划期刊13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在中国知网以(能源互联网/多能系统/电气&优化控制)为主题词检索的1539篇技术类论文引用第一;以第二且通讯作者发表

        的关于电磁时间尺度稳定性分析的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上述成果曾美国工程院院士,田纳西/弗吉尼亚大学Yilu Liu教授;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乌普萨拉大学Mats Leijon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Shu Yuen Hui教授;世界银行能源可

        持续发展咨询专家,印度科学院Patil Balachandra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学者正面评价。

科研奖励


              作为前三完成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国际发明展金奖等重要奖项十余项。受理或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一百一十余项,其中国际专利九项。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分布式动态系统的自学习优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第三完成人,2020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第三完成人,2010

        ➣ 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新能源互联网协同控制技术、装备及系统,第一完成人,2020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二等奖,智能配电网安全高效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第一完成人,2019

        ➣ 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能源路由器装置,第一完成人,2019

        ➣ 第一届硅谷发明展金奖,一种用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路由器,第一完成成人,2018

        ➣ 第41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智能微网的源-网-荷协调优化控制系统,第二完成人,2013

        ➣ 第67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一种能源互联网中的能源路由器,第一完成人,2015

        ➣ 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分布交互式的复杂配电自动化网络智能分析技术和监测控制系统,第三完成人,2008

        ➣ 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分布交互式的复杂配电自动化网络智能分析技术和监测控制系统,第三完成人,2007